本周(7.13-7.17)全国主要市场钢材价格先涨后跌,其中,东北、西北、华北地区波动较小,西南和华南市场小幅回升,华东、华中等地变化不大。本期西本钢材指数波动较小,成本指数继续抬高,表明钢厂利润空间又被压缩;本周钢材期货区间起伏,对钢材现货市场带来支撑。
期货方面,本期黑色系走势偏强:铁矿石震荡上行,焦炭继续回涨,热卷和螺纹钢区间波动。其中,热卷2010合约周五夜盘收3748元,较上周五夜盘上涨8元/吨;螺纹钢RB2010合约周五夜盘收在3735元/吨,较上周五夜盘上涨1元/吨。从全周走势情况看,原料端(铁矿和焦炭)并未示弱,成材端(螺纹和热卷)得到支撑,期货市场走出联动行情。
近期宏观面消息不错,原料市场未见走弱,钢材市场现货价格盘整为主。当前行业面出现什么变化?后期钢价走势如何?一起看看我们监控到的相关库存数据,再具体分析。
本期全国35个主要市场样本仓库钢材总库存量为1546.65万吨,较上周增加30.37万吨,增幅为2%。这是全国样本仓库钢材库存总量连续第四周回升,增幅环比变化不大,主要原因是部分钢厂铁水流向其它品种,钢材供应局部有缩减。对比历史数据,当前库存仍处于回升阶段,预计后期增幅有限。
主要钢材品种中,本期螺纹钢库存量为844.76万吨,环比上周增加25.12万吨,增幅为3.06%;线盘总库存量为205.40万吨,环比上周增加0.54万吨,增幅为0.26%;热轧卷板库存量为272.82万吨,环比上周增加7.83万吨,增幅为2.95%;冷轧卷板库存量为116.18万吨,环比上周减少2.69万吨,减幅为2.26%;中厚板库存量为107.49万吨,环比上周减少0.43万吨,减幅为0.4%。
对比历史数据,当前库存总量较上年同期(2019年7月18日的1223.65万吨)增加323万吨,增幅为26.40%,分品种看,本期五大钢材品种库存中,冷轧板卷和中厚板库存出现下降。本期,全国主要样本仓库中,增仓的范围略有扩大,其中,东北、西北、华北库存有增有减,华南市场平稳,西南、华中和华东区域增仓为主。单从库存变化情况看,价格很难大幅反弹。
华东区域价格盘整为主,各地波动幅度都不大;截至周五,以螺纹钢为例,福建市场价格最高(3700元以上),江西市场最低(3600元以下),主要区域挂在3600-3650元之间。以各地西本优质品为参照物,目前华东市场螺纹钢主流价格区间在3560-3760元/吨,周环比下跌0-30元/吨。
国内宏观面消息较多,半年度经济数据总体不错,主要表现在:1、国务院部署万亿专项债,投向重点支持两新一重;2、统计局公布数据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;3、房地产行业复苏加快,开发投资增速回归正数;4、工业生产仍在恢复,产能利用率降幅趋缓;5、运输生产活跃度提升,6月货运总体恢复正常增长;6、下游需求有所改善,6月汽车产销持续回暖;7、土地市场高位运行,一二线城市溢价出让。
从行业面看,国家统计局、海关总署和中钢协相继公布了最新的钢铁数据,显示压力仍然集中在供应端:1、6月份出口钢材大幅下降,进口量持续增加;2、在主要依赖内需消耗成材的同时,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和环比大幅增长;3、供应量总体处于高位,6月粗钢、生铁和钢材日均产量再创新高;4、市场存量有待消化,社会库存处于回升阶段。不过,后期国外生产和生活秩序逐渐恢复,国际钢市震荡趋强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市场的压力,但钢价再次走强有赖需求端的超常规表现。
国内钢材现货市场表现没有超出预期:价格推高受阻,呈现后继乏力;刚需未能放大,还在等待转机。从行情走势看,全国性行情联动没有向纵深发展,各地市场表现也有分化:高位松动,低位难涨,价格出现横盘整理的迹象,而期货市场没有章法的波动也影响了厂商心态。涨,是缺刚需的上涨;跌,是抵抗式的下跌。总体来看,本轮市场调整属于意料之中,表明价格反弹不能急功近利,仅凭贸易商之间的“倒腾”无法解决供需矛盾,也意味着由“情绪”带动的上涨不会持久。梅雨即将远去,高温渐行渐近,接下来,预计价格“修复”过程还会延续,我们在憧憬需求走出“梅雨季”的同时,也要警惕钢材市场刚需回升力度不及预期。
钢材市场“随众”心态比较明显:要涨一起涨,要跌跟着跌。利好因素是,原料成本坚挺,出厂价格倒挂,雨季即将结束;利空是,库存仍在增加,中间需求谨慎,高温影响施工。笔者以为,本周钢价小幅调整,主要原因是刚需仍未放量,商家预期呈现反复,而期货市场的“支撑”作用明显,预计下周钢材现货价格还会在摸索中前行。期间需要关注:天气的变化,销量的多少,期货的高度,资金的松紧。[文]西本新干线特邀评论员希玛拉亚峰